“细雨生寒未有霜,庭前木叶半青黄。”
最近,不断下降的气温在提醒着人们,秋天将要过去,冬天快要来了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立,建始也”,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”,表示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,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。
立冬作为“四立”之一的重要节气,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,也是享受丰收、休养生息的时节,通过冬季的休养,期待来年的兴旺吉祥。
我们的立冬打开方式--制作饺子。有一种说法称,饺子有“交子之时”的寓意,立冬也是秋冬季节之交,所以要吃饺子。现代人仍然延续这个习俗,立冬前后,饺子总是不可缺少的美味。
“洗菜--制作饺子馅--包饺子”,小朋友们都乐在其中,专心致志一个个都是包饺子能手。在等待的饺子出锅的过程也没闲着,用粘土制作了不一样的饺子拼盘。最后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,一定最美味最香的。
“小雪”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。古籍《群芳谱》中说:“小雪气寒而将雪矣,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。”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十月中,雨下而为寒气所薄,故凝而为雪。小者未盛之辞。”“小雪”的到来,意味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。
民间有:“冬腊风腌,蓄以御冬”的习俗。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,天气变得干燥,正是做腊肉的好时候,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忙碌的腌腊肉,这样的场景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,腊肉带来的,不仅是对家乡的怀念,还是冬天里的一丝温暖...
在小雪时节,我们一起做一锅滋滋作响的炒腊肉吧!
“洗菜,洗腊肉...”
“腊肉切薄片备用...”
“切葱花,蒜末备用...”
“起锅,烧油,倒入葱花蒜末爆香...”
“倒入腊肉大火翻炒至透明...”
“加调料......”
“出锅...”
哇,一起来品尝这份凝聚了孩子们认真和努力的炒腊肉吧!
小雪过后,代表气温又下降了,有些地区气温会将至零度,甚至是以下。在这样更加寒冷的天气下,自然要认真保养身体,不然无法抵御冬季的严寒,很容易生病的。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吃一些温补的食品来帮助我们暖身驱寒。
今天班级里就弥漫着一股糖炒栗子的味道,香而甜润的,看这小朋友们吃的满嘴油香,就知道这炒板栗的魅力有多大啦。甜润的板栗驱走了小雪里的一丝冷意。
说起“小雪”时节,其实对于北方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,“小雪”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气温转低了,雪开始整天整天地下了。然后对我们南方人来说,尤其是厦门这个城市,没有办法亲身感受的,不过我们善于制造,在老师们的帮助下,小朋友捡树叶鲜花,利用模具,制作鲜花冰块,用手去体验一把水变成冰,冰变成水的的变化,道一声声“好冰啊…”感受冬天的温度。
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。
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小时候背过的二十四节气歌,现在你还记得吗?
可以说,节气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因为我们的很多习俗都和节气有关,比如“春分吃春菜”、“清明吃青团”、“立秋吃西瓜”、“冬至吃饺子”等等。
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在同一时间做着同样的事情,这就是节气的力量。